MySQL-Front如何连接数据库
1、打开MySQL-Front工具,如图所示,点击菜单文件,然后打开登录信息或者直接按F12键。
2、在打开登录信息页面,如果之前没有登录过,则列表中显示的为空,这个时候点击新建按钮。
3、填写服务器ip地址,端口默认为3306,如果您的mysql服务器的端口地址有修改过,则把这里的端口修改成对应的端口即可。
4、切换tab标签到注册页面,输入用户和密码即可,再切换到信标签页面,修改连接数据库的连接名称,起一个自己容易识别的名称即可。
5、以上信息配置完成之后,在登录信息窗口的列表中就可以看到刚刚添加的连接信息,点击属性可以查看或修改。
6、确认信息无误之后,选中刚刚的连接信息,点击打开按钮,等待连接数据库之后,会显示如图数据库的内容,点击其中一个数据库,可以查看表结构和内容。
1.打开MySQL-Front:
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打开软件时候会弹两个小窗口,一个叫“打开登陆信息”,另一个叫“添加信息” 。 意思是你还没有配置过,我帮你把配置窗口打开了,你赶紧配置吧。
2.配置数据库连接信息:
名称:可以随便填写,这里写“本地数据库”
host:可以是远程的ip地址,也可以是域名,这里写 localhost,表示连本地的数据库。由于一般项目数据库和web应用都是放在一起的,所以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使用“localhost”。
端口:默认3306
连接类型:Direct
用户:root 自己的设置的用户名
密码:root 你自己设置的>暗码/p>
数据库:可以不写,也可以点击后面的"...." 选择数据,如果你上面的配置有错误,点了之后无用,如果配置正确这里会显示所有数据库。
最后点击“确定”
3.打开数据库:
进入上一步的设置,登录信息里面会显示最新的配置,点击“打开”
4.成功登陆数据库:
如果你的配置正确,就成功登录了数据库,进入软件的主界面。如果配置不正确会提示相应的错误。
5.修改配置:
如果你的数据库信息发生了变动,比如修改了数据库密码,那么连接配置也需要修改。
点击菜单栏的“设置”=》“登录信息”=》属性。 就可以进行修改了。
6.连接错误提示:
当你host 和端口配置出现错误的时候,会提示“不能连接”“不能定位”。如果是账号密码错误,会提示“#1405 Access denied for。。。。。。”
web在组成上包括哪两>部门/h2>
从物理文件方面来说,HTML文件在磁盘上存放为单一文件,不存在分成几部分的问题。 从HTML访问请求上来说,访问页面时会涉及页面本身、链接的样式表、外部加载的脚本文件、图片等等相关资源。 从HTML页面的本身的代码来说,代码包含网页信息部分和网页内容部分。信息部分一般声明该网页相关的信息,如网页标题、内容描述,页面语言和编码等等;内容部分就是在浏览器窗口中展现内容所需要的代码。如以下基本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这里是网页标题
这里是网页内容
从HTML页面代码功能来说,代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结构层、表现层、行为层。 1. 结构层即HTML代码,这部分代码是支持整个页面的结构基础,它决定页面上要显示什么内容。 2. 表现层为CSS代码,包括页面内嵌的CSS,外部链接的样式表,以及元素内联的style属性。这部分代码决定网页的外观,如颜色、字体、位置等等。 3. 行为层为JS代码,也称为交互层,是决定网页如何与外部进行用户交互、服务通讯的功能代码。 以上是关于HTML文件的简要介绍,更多信息请查看 4. http://www.w3chtml.com/ 1. http://w3school.com.cn/Web通常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组成。
客户端是指访问Web的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等,它们通过浏览器来请求Web页面并接收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在浏览器中执行的代码被称为客户端脚本,例如JavaScript和HTML5。
服务器端是指运行Web应用程序的计算机或服务器。当客户端发送请求时,Web服务器会处理该请求并将相应的内容(如HTML、CSS、JavaScript和图片等)发送回客户端。服务器可以托管Web应用程序和数据,提供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支持动态内容更新和管理。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Internet协议进行通信,其中包括HTTP协议和TCP/IP协议。这些协议规定了如何在Web上传输数据,如何建立连接以及如何管理数据流等方面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