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一个地处我国西北部的古老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定西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本文将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治理创新、生活改善五个方面,探讨定西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实践与成果。
一、产业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定西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马铃薯、中药材、特色果品等。据统计,2019年定西市特色农业产值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15%。
2.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定西市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定西市已建成马铃薯、中药材、特色果品等加工企业100多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 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定西市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2019年,定西市农村电商销售额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20%。
二、生态建设:绿色发展,打造宜居乡村
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定西市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确保生态安全。近年来,定西市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2万平方公里,覆盖全市国土面积的35.3%。
2. 生态修复工程。定西市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工作。2019年,定西市实施生态修复工程1200多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平方公里。
3. 绿色出行倡导。定西市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车辆,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目前,定西市已建成充电桩1000多个,新能源车辆保有量达到1万辆。
三、乡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文明新风
1. 文化传承与创新。定西市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近年来,定西市成功举办了中国马铃薯大会、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 文明实践活动。定西市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9年,定西市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场,参与人数达到200万人次。
3. 村规民约建设。定西市积极推进村规民约建设,引导村民树立文明乡风。目前,定西市已制定村规民约2000余份,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
四、治理创新:共建共治共享,提升治理水平
1.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定西市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年,定西市成立乡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乡村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2. 信息化建设。定西市积极推进乡村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目前,定西市已建成乡村治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乡村治理数据化、智能化。
3. 社会力量参与。定西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作用。2019年,定西市共组织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项目100余个,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2亿元。
五、生活改善: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
1. 基础设施建设。定西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9年,定西市共实施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10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2. 教育事业发展。定西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村教育质量。2019年,定西市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
3. 医疗卫生保障。定西市加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2019年,定西市农村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岁。
定西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定西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