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前端和web的前端有什么区别
Python和Web前端都是很好的选择,不过目前Python相比较而言更火,而且市场不如Web前端饱和,现在进入还算是个好时机!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首先解释一下,Python是一种面相对象的后端语言。但是和其他语言一样可以嵌入web,作为web开发,并非就是前端语言。通常所说的前端开发是指利用html、JavaScript、css等对网页表面进行渲染。后端语言主要进行网页构建功能的实现。
目前Python更多是用在数据分析,AI人工智能,大数据,爬虫等领域。当然Python也有作为web后端开发的应用。比如著名的YouTube就是用Python开发的。国内用Python开发的网站有豆瓣、知乎等。
目前web开发更多使用的是PHP,PHP也被成为万能语言。
前段和后端是共存的,python设计初衷是应用到科学计算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在web应用、科学计算、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大大量的应用,从而让python最热门的语言榜首。
在web应应用领域,一般的前端指的是开发人员编写的html,css,javascript代码,用户通过浏览器或者app访问某个应该网址所呈现的页面内容,以及操作的响应页面,前端面向的是最终的用户,主要是提供展示效果和操作体验方面的工作内容。
而后端是为前端页应用提供展示的数据和计算机的接口服务,后端更多是关心高并发下,用户不排队,不阻塞,需要考虑的比前端多,比如业务扩容,安全,网络,迁移等等,所以后端比较关心的是并发和稳定,工资会比前端高一些。
使用python可以做前端也可以做后端,为什么这么说呢?前端不都是javascript的天下么?
非也,python界也有GUI lib,比如python自带的tkinter、pyQt、kivy。
Qt的知名度不用多说,世界500强的公司有100家用Qt;
kivy 是python基金会扶持的一个纯python写的GUI框架,底层是OpenGL,而且支持window,Linux,Mac,ios,android等主流平台,kivy借鉴了Qt 的Qml使得Ui和代码逻辑分离,写过Qt的我告诉你:嗯,python 比C++爽,而kivy 比Qml爽;
所以以上的gui框架是可以python做前端的,而且是python纯前端。
还有种主流的python web开发方式是,python做后端,在后端的代码里渲染出前端的效果,想前端返回前端人员调好的html,css,js代码,代表作框架就是Django和Flask。
最后一种就是前端一个工程,后端一个工程,各开发各自的,最后大家按接口约定连接,这就是传说前后端分离,开发组合代表作有Flask+vue 或者DRF +vue, 前后端分离是趋势。
欢迎交流[大笑][大笑][大笑]
(web开发)用python创建一个最简单的网站
本文,用python来创建一个最简单的网页。
1先定义一个函数,用来向网站服务器发送请求:def yingyong(environ, start_response):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return [b'<h1>How Are!</h1>']要求网站在网页上显示粗体的How Are!
2导入wsgi模块的子模块,用来创建服务器。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
3创建服务器,IP为空,端口号为900。a=900httpd = make_server('', a, yingyong)这个服务器将调用前面的函数 yingyong。
4让服务器开始运行,并长时间运行。httpd.serve_forever()forever,让服务器永远运行,除非服务器被迫关闭。服务器在哪里?就在python里面,关闭python编译器,就等于关闭了服务器。
5再访问步骤一里面的链接,就得到如下网页。这说明服务器开始运行了。刷新这个网页,就相当于重复访问这个网页。每访问一次(刷新一次),都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在python编译器里面会有所体现。
6关闭python编译器,服务器也就关闭了,这个网页会立刻崩溃。再打开python并运行这段代码,这个网页又会立刻恢复。完整代码如下:def yingyong(environ, start_response):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return [b'<h1>How Are!</h1>']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a=900httpd = make_server('', a, yingyong)httpd.serve_forever()。
1、开始之前,请先用浏览器访问下面这个网页:http://127.0.0.1:900/
2、先定义一个函数,用来向网站服务器发送请求:
def yingyong(environ, start_response):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return [b'<h1>How Are!</h1>']
要求网站在网页上显示粗体的How Are!
3、导入wsgi模块的子模块,用来创建服务器。
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
4、创建服务器,IP为空,端口号为900。
a=900
httpd = make_server('', a, yingyong)
这个服务器将调用前面的函数 yingyong。
5、让服务器开始运行,并长时间运行。
httpd.serve_forever()
forever,让服务器永远运行,除非服务器被迫关闭。
服务器在哪里?就在python里面,关闭python编译器,就等于关闭了服务器。
6、再访问步骤一里面的链接,就得到如下网页,这说明服务器开始运行了。
7、刷新这个网页,就相当于重复访问这个网页,每访问一次(刷新一次),都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在python编译器里面会有所体现。
8、关闭python编译器,服务器也就关闭了,这个网页会立刻崩溃。
再打开python并运行这段代码,这个网页又会立刻恢复。
完整代码如下:
def yingyong(environ, start_response):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return [b'<h1>How Are!</h1>']
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
a=900
httpd = make_server('', a, yingyong)
httpd.serve_fo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