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70正式版带来了哪些更新
备受期待的Chrome 70于今天正式登陆Windows、Mac和Linux平台。本次版本更新引入了诸多新的功能,包括禁用谷歌绑定登陆,在Windows平台支持Progressive Web Apps,允许用户严苛限制扩展可访问的网站白名单,此外还有AV1解码器等等。用户可以通过内置的更新程序进行更新,或者直接前往google.com/chrome网站进行下载。
在Chrome 69版本中,Google尝试“简化”登陆选项,一旦用户通过谷歌账号登陆Gmail或者其他谷歌服务之后,那么就会自动登陆Chrome浏览器。此举遭到了很多用户的吐槽,对此在新版本中谷歌对其进行了调整,提供了三项调整:
● 正如下图所示的选项,允许用户关闭网页登陆和浏览器登录之间的账号绑定。如果用户禁用这个选项,那么登陆Google网站或者服务,那么登陆账号之后并不会登陆Chrome。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对用户界面进行调整,让用户更清楚的知道同步状态
● 在Chrome 69中在Cookies清理之后依然保留Google账号Cookies,以便于用户保持登陆状态。不过在Chrome 70版本中会删除所有cookies。
虽然这三项改变带来了某些改进,但第一项改变并没有解决主要问题:自动登陆默认情况下依然处于启用状态。
此外Google还在Chrome 70中新增了一系列新的功能。这款拥有10亿用户的浏览器在Windows 平台上现在支持Progressive Web Apps(PWA)。用户可以从开始菜单中触发这些应用,并且能够和其他已经安装的应用一样运行。Google今年早些时候已经停止Chrome应用,现在将开发重心放在PWA上。
AV1是Alliance for Open Media开发的免版税编解码器。与编解码器VP9相比,AV1的压缩效率提高了30%以上。Chrome 70新增了AV1解码器(不包括编码功能)。 用户可前往YouTube的TestTube页面,选择 “Prefer AV1 for SD”或者“Always Prefer AV1”,然后从 AV1 Beta Launch播放列表中播放片段。
此外Chrome 70还修复了23处安全漏洞,包括:
[$N/A][888926] High CVE-2018-17462: Sandbox escape in AppCache. Reported by Ned Williamson and Niklas Baumstark working with Beyond Security’s SecuriTeam Secure Disclosure program on 2018-09-25
[$N/A][888923] High CVE-2018-17463: Remote code execution in V8. Reported by Ned Williamson and Niklas Baumstark working with Beyond Security’s SecuriTeam Secure Disclosure program on 2018-09-25
[$3500][872189] High CVE to be assigned: Heap buffer overflow in Little CMS in PDFium. Reported by Quang Nguyễn (@quangnh89) of Viettel Cyber Security on 2018-08-08
[$3000][887273] High CVE-2018-17464: URL spoof in Omnibox. Reported by xisigr of Tencent’s Xuanwu Lab on 2018-09-20
[$3000][870226] High CVE-2018-17465: Use after free in V8. Reported by Lin Zuojian on 2018-08-02
[$1000][880906] High CVE-2018-17466: Memory corruption in Angle. Reported by Omair on 2018-09-05
[$3000][844881] Medium CVE-2018-17467: URL spoof in Omnibox. Reported by Khalil Zhani on 2018-05-19
[$2000][876822] Medium CVE-2018-17468: Cross-origin URL disclosure in Blink. Reported by James Lee (@Windowsrcer) of Kryptos Logic on 2018-08-22
[$1000][880675] Medium CVE-2018-17469: Heap buffer overflow in PDFium. Reported by Zhen Zhou of NSFOCUS Security Team on 2018-09-05
[$1000][877874] Medium CVE-2018-17470: Memory corruption in GPU Internals. Reported by Zhe Jin(金哲),Luyao Liu(刘路遥) from Chengdu Security Response Center of Qihoo 360 Technology Co. Ltd on 2018-08-27
[$1000][873080] Medium CVE-2018-17471: Security UI occlusion in full screen mode. Reported by Lnyas Zhang on 2018-08-10
[$1000][822518] Medium CVE-2018-17472: iframe sandbox escape on iOS. Reported by Jun Kokatsu (@shhnjk) on 2018-03-16
[$500][882078] Medium CVE-2018-17473: URL spoof in Omnibox. Reported by Khalil Zhani on 2018-09-08
[$500][843151] Medium CVE-2018-17474: Use after free in Blink. Reported by Zhe Jin(金哲),Luyao Liu(刘路遥) from Chengdu Security Response Center of Qihoo 360 Technology Co. Ltd on 2018-05-15
[$500][852634] Low CVE-2018-17475: URL spoof in Omnibox. Reported by Vladimir Metnew on 2018-06-14
[$500][812769] Low CVE-2018-17476: Security UI occlusion in full screen mode. Reported by Khalil Zhani on 2018-02-15
[$500][805496] Low CVE-2018-5179: Lack of limits on update() in ServiceWorker. Reported by Yannic Bonenberger on 2018-01-24
[$N/A][863703] Low CVE-2018-17477: UI spoof in Extensions. Reported by Aaron Muir Hamilton <aaron@correspondwith.me> on 2018-07-14
[895893] Various fixes from internal audits, fuzzing and other initiatives
下载:
Stable 稳定版 32位
最新版本:,文件大小:,查询时间:
http://dl.google.com/release2/chrome/FtlFYnjsE8U_70.0.3538.67/70.0.3538.67_chrome_installer.exe
https://dl.google.com/release2/chrome/FtlFYnjsE8U_70.0.3538.67/70.0.3538.67_chrome_installer.exe
http://www.google.com/dl/release2/chrome/FtlFYnjsE8U_70.0.3538.67/70.0.3538.67_chrome_installer.exe
https://www.google.com/dl/release2/chrome/FtlFYnjsE8U_70.0.3538.67/70.0.3538.67_chrome_installer.exe
SHA1:,
SHA256:
Stable 稳定版 64位
最新版本:,文件大小:,查询时间:
SHA1:,
SHA256:
IPV6开始大力推广了,从实际用户使用的角度看,有什么实用性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IPV6开始大力推广了,最主要的原因是ipv4地址不够分配了。而且就中国而言,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的国家的公网IP地址实在是太少了。
IPV6可以有更多的公网地址。
IP协议是互联网上使用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低层协议,在互联网上必须遵循一个统一的互联网协议,我们的计算机才能访问互联网,而互联网上的其他计算机才能访问我们的计算机。
在IPV6之前,互联网上使用的是IPV4,也就是IP协议的第四个版本。IPV4的IP地址大家也比较熟悉,就是202.96.64.68这样的IP地址,总数是大概42.9亿个。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的时间比欧美等国家要晚一些,而且就IP地址分配这块,对中国其实还是存在一些歧视的,分配给中国的IPV4地址明显的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不匹配。
这也使得中国的运营商不得不使用一些NAT(网络地址转化协议)将一些私网IP转成公网IP,这才让中国的互联网服务可以提供下去。
但是,这样的技术其实是有一些问题的,加大了系统的复杂度,而且随着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发展,这样的技术也很难再继续下去了。
所以,中国比较迫切的需求IPV6。
IPV6的IP地址可以有2的128次方个,3.4028236692093846346337460743177e+38
这个数量足以给全球的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IP地址。
推进IPv6也有助于中国加强互联网安全。
以前的IPV4,一共有13台根服务器,1个为主根服务器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
根服务器,是有关于网站和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我们要访问一个网站,需要将网站的地址转化为IP地址。
掌握了IPV4根服务器的美国,理论上可以关闭一个国家的互联网的。
曾经美国关闭了伊拉克的域名搜索,就让伊拉克在互联网上消失了。
所以,做为一个大国,中国也需要有自己的根服务器。
中国推动了"雪人计划",部署了IPV6的根服务器,目前中国有4台IPV6根服务器,这也改变了中国没有根服务器的历史。
就个人用户而言,最大的改变是我们可以获得真正的公网地址。
现在IPV4的地址,运营商自己也不够用,所以通常也只提供给企业用户,而且是收费项目,个人没有公网IP地址,这使得我们有很多应用的解决非常的复杂,比如要想搭建私人的网站或者做自己的网盘,等到IPV6全面的普及,这种情况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甚至我们每一个终端都可以获得一个真正的公网地址。
总而言之,中国开始全面的部署IPv6,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整个中国的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有增强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安全性的考虑在里边。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关于IPV6,除了华为小米,像tp-link、水星、腾达、360、H3C等大部分国产路由器不支持ipv6到了发展的瓶颈期,这些企业在升级ipv6协议方面总是拖拖拉拉,大大阻碍ipv6升级提速。工信部应该督促这类企业在时间段内强制升级ipv6协议,否则禁止设备入网。
现有的ipv4是多终端共用一个ipv4公网地址,有很多技术上的发展局限性。ipv4像是集体户口,对于有岁数的人群回忆一下是不是像几十年前全体国人没有身份证的年代,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到生产队、大队部、人民公社、企事业单位、街办居委会、政府部门、革委会开各种繁琐的一沓子证明、介绍信等乱七八糟的材料,烦人那是肯定的啦。现在的ipv4互联网形式就像改革开放之前的吃大锅饭的集体大包大揽的形式,已经走进了ipv4效率低下的死胡同。
现在的Windows、MAC 、Android,各大Linux都是默认开启ipv6协议的,不需要人为的手动干预。没有ipv6,那就检查路由器了功能全不,猫是支持ipv6协议,运营商也全部支持,有个别光猫还需手动设置光猫ipv4协议改ipv4/ipv6双栈协议。
有了ipv6,电脑、手机各终端就有了自己独立的公网IP地址,减少原来ipv4集体共用一条IP地址中间繁杂低效率的转换转发环节,ipv6大大降低了通讯时间的延迟,ipv6是未来万物互联端到端超高速互联网通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缺少ipv6,发展下一代万物互联网将是一句空号、一句屁话!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根据问题的截图来看,当前依然属于IPv6的铺路阶段,并算不上是IPv6大力推广的落地极端。对于智能设备支持IPv6地址的这个事情并非首次,例如我们电脑端的网卡早已支持IPv6地址,只不过是迟迟并没有应用而已。不过依然可以看出工信部即将发力IPv6的决心,只有所有智能设备支持IPv6地址之后,才能够真正的使用这个地址。
既然已经有了IPv4地址,为什么还要推出IPv6地址呢?主要的原因在于推出IPv4地址之前仅是为了实验室使用,并没有想到IPv4地址或受到如此广泛的使用,导致了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原来运营商给小区用户宽带拨号分配的是公网地址,现在已近逐渐更改为了私网地址。IPv6地址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互联网地址不够的这个问题。特别是5G网络的出现,使得未来万物互联得以实现,IPv6地址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其实运营商内部早已经使用了IPv6地址,全国通过IPv6地址上网的用户数已经高达7亿左右,骨干网节点的流量也高达76Gbps。或许你要问了,为什么没有感受到IPv6地址的使用变化呢?原因在于运营商端仅在核心节点进行了布置,并且在原有的IPv4地址基础之上保持兼容,用户端基本上不会感受到任何变化。
如果IPv6地址推广给用户使用,用户使用上与IPv4地址会有哪些不同呢?
既然IPv6地址是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这个问题,全面推广之后意味着任何智能设备都会具有一个公网地址。这将打破现阶段私网地址通过公网地址端口转化的上网方式(NAT),任何智能设备接入网络之后访问将会更加便捷,也意味着信息安全的问题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届时,您地理位置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实现对家庭智能设备的控制,真正打破地理位置的限制。
除此之外,IPv6地址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作用。美国垄断了IPv4地址域名服务器,想要打破这种限制几乎不可能。为此,我国主导了“雪人计划”,通过IPv6根域名服务器的建设,将会削弱甚至是摆脱美国域名服务器的限制。当然,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会一蹴而就。
即便IPv6地址普及之后,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或许感触并不是很大,毕竟网络背后如何运作也无需知道的太多。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