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全面了解我国大数据产业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提升产业竞争力,我国开展了大数据测评工作。本文将从测评背景、测评内容、测评结果等方面,对我国大数据测评进行深入剖析。
一、测评背景
大数据测评工作起源于2015年,由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联合发起。旨在通过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二、测评内容
大数据测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发展规模:包括大数据企业数量、产业规模、产值等指标。
2. 产业创新能力:包括专利数量、研发投入、技术突破等指标。
3. 产业应用水平:包括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程度、应用效果等指标。
4. 产业生态建设: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政策环境等指标。
5. 国际竞争力:包括国际市场份额、国际专利申请、国际交流合作等指标。
三、测评结果
1. 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逐年攀升。
2. 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我国大数据企业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研发投入逐年提高,技术突破不断涌现。
3. 产业应用水平日益提高。大数据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4. 产业生态建设逐步完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紧密,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立,政策环境日益优化。
5. 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大数据企业在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国际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深入。
四、发展趋势
1. 大数据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大数据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 大数据产业将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大数据产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 大数据产业将实现跨界融合。大数据将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4. 大数据产业将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大数据产业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我国大数据测评工作为全面了解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我国大数据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跨界融合,加强国际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2018).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9).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日内瓦: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